來論|公務員薪酬應與工作績效掛鈎

2022-06-08 00:00

一講到公務員績效問題,相信不少人都好認同特區政府裏有好多公務員是有能力、敢承擔之人,無論是甚麼職系,他們有不少都是過五關、斬六將被選拔出來的,多年來亦在不同部門接受過不同公務範疇的洗禮和部門文化的磨煉,他們成為公僕基本上都是「會幹事」、「能幹事」的。但為甚麼社會上經常都會有不少負面印象,認為公務員行政效率愈來愈低,經常給人有「做又卅六,不做又卅六」的感覺呢?筆者認為關鍵問題不是在公務員的個人質素上面,而是在管理制度上,有沒有鼓勵他們「想幹事」,從而做到「幹成事」。

筆者認為,直接影響公務員工作表現的就是他們「鐵飯碗」的性質。試想在一般市民眼中,公務員是非常穩定的工作,無論疫情多麼嚴峻都不用擔心公司倒閉和裁員,也不會被逼放無薪假。而在正常情況下,每年還有兩次「加薪」機會,就算已經跳到頂薪,不升職都可根據私人市場薪酬趨勢加薪,面對如此穩定、又多少帶些論資排輩的升遷文化,面對薪酬不會明顯同個人績效掛鈎的工作文化,在市民眼中,自然會容易養成一種惰性、「避事避難」的心態,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工作的積極性。

相反,對於「手停口停」的「打工仔女」,疫情之下他們不但不敢想在家工作,仍然有工作都已經非常慶幸;他們更加不敢奢望加薪,只是祈求不會被要求放無薪假,甚至裁員,而重點是,他們亦都清楚明白,為了生活,他們不單止是「想幹事」、「會幹事」、「能幹事」,更加需要「幹成事」,因為在私人勞動市場,「打工仔女」升遷、加薪最關鍵的指標,就是他們的工作表現和績效。
建立「幹成事」工作文化

事實就是,今年高級別公務員的薪酬增幅指標一出就引起全城譁然,不少「打工仔女」對這個數字都感到詫異,認為是脫離現實。除了不認同他們可以在百業蕭條的情況之下大幅加薪,更反映了不少市民對高級公務員的工作表現、績效都未必滿意,特別是第五波疫情期間,社區上每日不乏對公務員表現的批評聲音。

所以筆者一直認為,既然公務員的加薪指標一直都是參考私人企業的幅度,績效管理上亦應該仿效私企,設立類似企業管理的「關鍵績效指標」,將公務員的績效同他們的薪酬掛鈎。特別是高級公務員,應該為他們制訂更多績效指標,並在管理制度上令薪酬同所屬決策局或政府部門的績效掛鈎,令他們對推動政策或措施更有承擔,從而建立「不避事」、「不避難」、「想幹事」,甚至「幹成事」的工作文化。

總而言之,筆者認為政府應盡快開展研究,思考如何將公務員的個人工作表現,同部門的政策目標掛鈎,着手處理技術性、條件性問題,並設立公平的表現評核方式。由公務員體系的最高層,逐步向下延伸至所有公務員。
顏汶羽
民建聯立法會議員

關鍵字

最新回應

相關新聞

You are currently at: std.stheadline.com
Skip This Ads
close ad
close ad